下稿代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委員會)發:
優質教育基金第六輪撥款共接獲1,035份申請,基金受託人教育統籌局常任秘書長法團應委員會的建議,批准撥款合共8,990萬元,資助其中276項計劃。
委員會主席戴希立今日(五月二十九日)宣布申請結果時表示,他欣悉大部分申請撥款的計劃都能配合「學與教的成效」、「提高語文水平」、「專業發展」及「品德及公民教育」四個優先主題。這些主題突顯第六輪撥款申請的重點,支援政府推行教育改革。
獲得最高資助額的計劃都是一些學校發展計劃,其中包括中學教學評估和啟導計劃、學校改進計劃及一項網上互動教學計劃。這些計劃由大專院校界別提出,費用介乎350萬元至500萬元。至於學校界別的計劃,其中一項有關輔導有特殊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發展計劃,獲批撥款120萬元推行。
在第六輪申請,基金參考了去年就其運作和各項程序所進行顧問研究的建議,在評審過程採用了一些新安排。戴希立說:「我們重整了評審準則,特別着重擬議計劃可供推廣的潛質、延續性、影響,以及學校本身自我評鑑機制的力量。」
由於這輪申請再次接受非學校界別參加及施加了撥款上限的規定,競爭十分激烈。戴希立說:「獲資助的計劃不單需要符合評審準則最基本的要求,還要設法令委員會相信他們的計劃比其他計劃優勝。」
「此外,為確保獲資助計劃具質素及富創意,一些與前數輪獲批撥款的申請同類或可供推廣價值較低的計劃,獲得考慮的機會相對較低。」
第六輪撥款申請由委員會及一個有十四名成員的評審及監察專責委員會評審。為提高評審過程的質素及客觀性,遇有性質較為複雜的計劃,亦會邀請專家顧問參與評審。
政府在一九九八年撥款50億元設立基金,旨在支援自發推廣優質教育的計劃,以及向教育界推廣計劃的成功經驗。自基金成立以來,已六次邀請有關界別申請撥款,獲資助的計劃有4,889項,撥款總額達29億3,780萬元。截至二○○三年四月三十日止,基金未定用途的結餘款項為37億元。
完
二○○三年五月二十九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