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教育基金未來路向
*****************
下稿代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發:
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委員會)主席顧爾言今日(十月二十日)公布優質教育基金(基金)檢討結果及該基金的未來路向,包括第六輪撥款申請的安排。
顧爾言說,基金經過五年運作,委員會為反映及鞏固其經驗,去年決定為基金的運作進行全面檢討。
委員會委托管理參議署進行工序重整研究,由顧問Melbourne University Private (MUP) 進行有關評估計劃成效方法的研究,並由外聘顧問ACNielsen進行對基金的意見調查。
管理參議署及MUP的研究,均審視本地及外國同類撥款機構的運作模式,結果顯示與基金的運作相若。
顧爾言說:「MUP的結論認為基金對本港教育有重要影響,並且為學校帶來文化改變,這一點尤其令人欣喜。」
管理參議署及MUP的建議包括將委員會轄下的小組合併、加強為申請人提供協助,以及採納針對程序細節的上訴系統。
MUP亦建議發展一套全面的計劃評核方法,幫助學校確定評核的需要及為計劃進行自我評核。
顧爾言表示,負責意見調查的顧問公司共發出7545份問卷,回覆率高達百分之六十七。
他說:「超過九成的被訪者認同基金的價值,並滿意其表現。他們認為基金對學校資源、學校文化、教師專業發展及教學成效均有正面影響。」
但亦有部份被訪者表示申請程序帶來沉重工作量,並認為應給予未能成功的申請人更詳盡的解釋。
顧爾言說:「ACNielsen根據調查結果提出改善建議,其中包括計劃的申請、評估及監察。」
他指出,研究和調查結果提出的建議對基金釐定未來路向非常有用。
根據MUP建議,基金將採取更具策畧性的方法撥款,並定期進行檢討以確保基金對本港教育發揮最大影響力。另外,基金亦會為學校提供更多協助,加強推廣計劃的成果,並提高其運作的透明度。
參考過檢討結果及第五輪撥款申請的成功經驗後,委員會決定繼續定出針對有關教育政策優先項目的主題。第六輪申請的主題為:「學與教的成效」、「提高語文水平」、「專業發展」及「品德及公民教育」。
在第六輪的撥款申請,所有學校、大專院校、個人、公共機構及非政府團體,若直至二○○三年九月一日為止未有任何進行中的撥款項目,皆可申請。正如第五輪撥款一樣,為減輕申請基金構成的額外工作量,合資格申請者的申請數目將會有所限制。一般來說,每位合資格申請者只能提交一項申請。
為確保基金的持續性,使學校團體能長期受惠,委員會決定在考慮過基金每年的收入後,於每一輪撥款訂立撥款上限。同時亦會於每個項目訂立撥款上限,以令更多學校受惠。
顧爾言說:「是次第六輪申請,我們假設基金每年可獲百分之四的回報率,根據目前基金的剩餘款項,每年大約可獲一億四千五百萬元的收入,而撥款上限亦會根據此數目訂出。」
他補充:「一般情況下,每個項目可獲最多五十萬元的撥款;在特殊情況下,更可獲撥款五百萬元。所有特殊個案的撥款總和不會多於是輪申請撥款上限的百分之三十。」
第六輪撥款將繼續接受公營學校在課室及圖書館安裝冷氣機的申請,這項安排是配合香港賽馬會慷慨承諾資助學校安裝空調設備的百分之五十的費用。
第六輪撥款於二○○二年十一月一日起接受申請,截止日期為二○○三年一月十五日。申請表格可於基金網站下載(http://www.info.gov.hk/qef/),或由二○○二年十一月一日起於委員會秘書處索取。如有查詢,可致電基金秘書處熱線二九二一 八八三三。
優質教育基金於一九九八年成立時,獲政府一筆五十億元的非經常撥款,旨在資助學校自發提出新措施,推廣本港優質教育,至今已完成了五輪撥款申請,共批准超過4600份申請,撥款總額達28億元。
完